你的位置: 半岛体育 > 音乐知识 > 钢琴技巧

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睽违九秩艺苑回响|李树化作品特别音乐会

2024-04-15 10:24:58

  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睽违九秩艺苑回响|李树化作品特别音乐会2024年4月8日,国美发布2024活动开场上演了三首李树化音乐作品。当日晚间七点,在同一场地举办的“纪念国立艺术院——李树化作品特别音乐会”吸引了中国美院师生与社会各界的目光。

  中国美术学院金一斌、院长高世名、党委孙旭东、副院长夏文莉,及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出席音乐会。

  这是一场注定载入中国美术学院校史的音乐会——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作曲家李树化(1901-1991)先生重新回到了他参与创制的国立艺术院——观众在此追忆、重温国立艺术院的音乐,以及每一首乐曲背后的故事。

  开场曲《秋夜》原为题材不明的室内乐,改编为钢琴曲首演。它与1931年歌曲残稿《悲秋(赠我友林风眠)》为同一首乐曲,透过它可以走进林风眠先生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感知李树化与他贯穿一生的友情。

  钢琴作品《紧张之夜》的音响,具有不协和与紧张感。这首是李树化钢琴作品中最有特点的,甚至可以说带有现代音乐特点。乐曲的开始就以5个极弱的音响展开,半音下行的连续小三,并在第五个变换为增三,制造出极其怪诞恐怖的音响。后续的乐谱上,还写有“警报钟”“喇叭”等来提示演奏所需要的气氛。随后夜幕的深沉笼盖,重新安抚了紧张的情绪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钟声带着希望的期冀渐渐响起,在远处回荡。

  《树化歌曲集I》自1930年出版以来,本次音乐会上首次公开完整演出。《树化歌曲集I》,共收录有12首作品,为10首歌曲、2首钢琴曲,由上海三民公司出版。

  《树化歌曲集I》收录李树化1926-1930之间创作的歌曲,是他从法国回国到在杭州工作初期的音乐。音乐题材多为李树化生活相关的主题,歌词也大多为自己创作。

  1926年从南洋回国途中创作的《温和的海》、《流星》,为女儿尘生创作的《摇篮曲》(1927年)与《催眠曲》(1928年),歌曲中透着初为人父的温情。

  以及来到杭州之后,在西湖子畔所创作的《我怀想的音乐女神妃》、《不堪回首》、《星》与《春》等。

  这些歌曲中的抒情与浪漫,能够看出当时李树化在杭州与同仁共建国立艺术院初期的状态。那是一种自由的、松弛的、理想的、欢愉的状态。这本歌曲集在近年才被发现,为我们揭开李树化艺术歌曲的神秘面纱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与途径。

  随后上演的《柳枝与竹枝》以一段旋律将贺知章《咏柳》和顾况《竹枝曲》两首唐诗链接在一起,代表李树化歌曲中“一曲容多词”现象。先前《树化歌曲集》中演到的二部合唱《流星》与另一首二部合唱《流水》实为同一旋律曲调,后接下来即将演奏演唱的《酌酒与君》与《客家山歌》也同样如此。两首歌曲,虽然前者是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而后者用客家话来演唱的山歌。同一曲调下,如此风格迥异的音乐特色,体现了李树化艺术歌曲创作多元的特色。

  最后上演三首李树化翻译的法国民歌《在败坏的封建时代的宫墙中》、《在月亮底下》、《乍克哥》,现场保留了原曲,并译制中文歌词。

  常规曲目后,张奕明登场加演了《湖上春梦“献给蔡威廉”》、《艺术运动》两首钢琴曲。热烈地回应了国立艺术院的宗旨——“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