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andao体育官方千万不要认为高抬指就是在弹琴!
半岛bandao体育官方千万不要认为高抬指就是在弹琴!在钢琴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特别是初学者高抬指,但老师和学生都必须清楚的是高抬指只是一个训练的过程,这种训练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将来快速地低抬指,低抬指才是钢琴练习高抬指的最终目的。
为什么要高抬指?这里可以引用钢琴家但昭义话解释,“作为钢琴演奏技巧中的手指的敏捷、灵巧、速度、力量、动作频率等等都是一种肌肉运动。我相信除非少数技巧天才,没有一定动作量的肌肉训练、手指需要的各式各样的肌肉能力是难以求得的。有一句十分有益的训诫‘技巧就是肌肉习惯’。所有的技巧都是从我们在千百次同一动作的重复训练中培养出的肌肉习惯而获得的,道理就是这样。”,也就是说练习高抬指就是训练控制手指上下运动的肌肉群。但肌肉的生长和发育是有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必须循序渐进而避免过分强调高抬指而其他关节僵硬。
其实高抬指在不弹琴的状态下很容易做到:即掌指关节,也就是手指第三关节靠肌肉拉起,轻轻松松就可以抬的很高。但大部分初学者手指一放在钢琴上就抬不起来,一方面问题出在对高抬指的认识上;另一方面多数原因是其他部位的紧张和僵硬造成的。这就是整个手的协调问题;其实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有些人认为高抬指是为了把钢琴弹响、为了训练力度,所以有的人弹琴,他们运用高抬指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几乎要令人发疯,好似在跟钢琴在搏斗,硬是把一个高雅、庄重的乐器搞得很野蛮、很暴力,一点美感都没有。
这种野蛮的演奏也是对钢琴弹奏用力的一种误解。一般认为,弹钢琴的最主要的力量来源是手臂的重量,除了手臂重量有时候还需要上身力量的补充,当然有的时候也只用手指本身的肌肉力量。说白了弹琴不应该是“弹”而应该是“按”,就是让手指支撑住手臂的重量(当然会有轻重的变化),然后让重心在各个手指上不断转移。这种转移其实就像是两只脚走路,身体的重力一定落在脚上,只不过弹琴时我们有五只脚。这样获得的音色厚实而柔和,而且能弹出Legato的效果。教师一开始让初学者学习掉手臂也是为了让他们学会用手指支持手臂,用手臂的自然力量来演奏。
重申:高抬指是大家公认的训练手指肌肉的有效手段,但千万不要认为高抬指就是在弹琴,它只不过是训练你手指的肌肉,和手指的反应和灵敏度,最终弹琴还是要低抬指。
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赵晓生教授在其著作《钢琴演奏之道》中,谈到手指的支撑与均匀的指触技巧时强调:“决定钢琴演奏的音质好坏的,不是手指的快速运动,而是持续连绵的内力;不是高抬指的大幅运动,而是尽量小的低指动作中所可能凝聚的最大的力;不是手指的第三关节(靠手掌的关节),而是手指第一关节(靠指尖的关节)。这或许可以被认为是钢琴演奏手指技术中最重要的奥秘。”如果说《钢琴演奏之道》正是赵先生本人“悟道”的披示与总结的话,那么我个人以为,他在此所强调的低手指触键的奥妙,也正是为我们后来的钢琴学习者指明了一条通往钢琴演奏手指技能训练的快捷之途。可以说,低手指触键练习是每个钢琴学习者、演奏家不断提高指控能力的必经之途。而在今天的钢琴教学和训练中,往往为了高抬指练习、或片面追求速度,大都忽略了这一关键之触键技巧。影响了训练与钢琴教学效果。下面就低指触键弹奏法在钢琴教学和训练中的具体做法,谈谈我个人的点滴体会,望以此抛砖引玉,能引起教师和同行们的关注和进一步探讨。——1、 赵晓生丨通往钢琴技术境界的必由之路 ;2、 “大狮子”赵晓生教你如何提高练琴效率丨不在钢琴旁边时,如何“心练”? 3、 钢琴家赵晓生大狮子经验谈丨我的音乐信仰丨琴室废语31则丨教你弹出真正的钢琴的声音来丨不是手动丨不是琴动丨是心动丨钢琴是人的倒影 ;4、 赵晓生谈如何正确掌握和运用不同的触键法丨触键的不同,会引起音色和音量的千变万化 ;5、 赵晓生丨“每天练习哈农、音阶不是能弹多快,而是要慢一些,把每个音弹好,让它有生命。” 6、 大狮子赵晓生说:“斯卡拉蒂的550余首奏鸣曲具有丰富绚烂的色调、婀娜多姿的情趣。”
“放松”是抵触键弹奏的前提。一切生理运动都是靠肌肉的伸缩牵引来完成的。要想使动作灵巧、有力、持久,就必须学会放松。钢琴演奏属于技巧性极强的生理运动,尤其要注重省力和高效的原则。低指触键的弹奏过程就是:“手指完全贴键,动作缩小到从琴键的表面至发出声音的那个点,离键时又回到键面而不离开。”其关键技巧在于手指在最小的动作幅度范围内弹出坚定、有力、宏亮的声音。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细心体会,往往一开始会处于两难之中。要么动作幅度小了,声音就虚;要么声音响了,动作跟着要放大。而低触键必须得两者协调统一。即既能完全放松,又会适度发力运动。所谓“松弛中的爆发,柔顺中的内劲,平缓中的强力。”
体会肩、臂、腕的放松协调,使力量直通指尖,手指前三关节(掌关节之前)保持支撑感,使手指尖以掌关节为轴,独立地下键完成弹奏,触键速度要快些。完成弹奏动作的手指也要尽可能快地恢复到放松状态。弹奏时的指力以能克服下键的阻力为准。以来自手臂乃至全身的通畅的内力控制琴键。内紧外松、前紧后松、协调流畅、型松实紧,柔顺而坚定。尽可能解除一切多余的力量。这便是我个人对低触键弹奏法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和训练中,则要更加注意一些细节。如:坐姿、手型、呼吸等。同时也要更加重视音色的听辩和听觉训练。要教会学生在弹琴时,要把手指与键盘接触的感觉和榔头与琴弦接触的感觉联系起来,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与钢琴本身发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最关键的思想方法。刚开始练习时,可以从简单的单音、五指练习、音阶或《哈农》练习开始,以发力准确合理、音质均衡统一为原则。切忌越弹越快,越来越紧,以致音质、音色不规范。
低手指触键要求弹奏时手指能在最小运动幅度和最小紧张度下弹出好的音色。而弹奏时最小的手指紧张度首先需要一个高低适合本人的坐姿。如果肘部比白键还低,那么你的手和臂就必然会向上去够键盘,这就会使手指的触键处于不利的角度,增加手的负担。坐得太高会妨碍手臂重量直接落到键盘上,这样手和小臂就要多用一些不必要的力量进行补偿。另外从手型的外表看,低触键弹奏时,手指始终是轻放在琴键上的。不允许弹完的手指或准备弹的手指离开琴键伸直甚至上翘。
具体的做法是:把一只手放在键盘上使手腕与手水平,试着用放松的手指弹一个音,其他手指也保持放松,而且轻轻地摆在键盘上面。开始先弯曲手指的第二关节和第一关节,不要弯曲第一关节(靠近指尖的关节),这样可以保持有力、放松、自由的手指位置。当其中一个手指弹奏时,其余四个手指应该轻轻放在键盘上,不要提起来,也不要在空中伸直。五指依次弹奏,每个琴键落下去的时候,要确保其他的手指在弹奏下一个音符之前是放松的,而且是轻轻地如休息一般的放在键盘上的。此为低指触训练初期阶段的基本方法。在低指触键弹奏的过程中,要始终使手指保持一种既自如放松又积极运动的状态,手型以最自然放松时(如:双手自然下垂在身体两侧,然后轻轻拿起放在双腿上体会)的形状为基础运动。不必强调手指与琴键一定垂直,以自由、有力、协调、灵活为准。用耳倾听音色的变化,用心体会指尖触键的感觉。既要有掌关节的带动发力,又要体会到从手臂传递到指尖的力,尽可能积极发挥手指第一关节牵引和支撑能力。以求得圆润、饱满、集中而透亮的音质。
当然,低指触弹奏中保持手指放松的方法应该很多,而且可以因人而异。如为了保持手指的放松,可以在弹奏时看看手指骨骼的运动,而淡化肌肉用力的记忆;或想象手指不在钢琴上时是怎样运动的,各关节是如何平滑流动的;或者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弹奏指法,使手指保持最大限度的放松,尽量避免手指运动中不必要的分开而引起的紧张。当弹奏达到了高级程度的阶段时,这种放松就不仅仅是生理机能的体验,更是一种心静气沉的心理体验。是一种由心及手、外动内静、引思—蓄力—疾发—即松的乐思展现过程和音乐表达的意境。所以在低手指触键训练的高级阶段半岛bandao体育官方,一定是神情兼备、乐人合一、人琴合一的。然而,此境界绝非只有好的低触键就能达到,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全面的修养方可触及。
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伊古姆诺夫认为:“音乐的画面在很多方面像一幅油画,有着远近背景,主次层次。他的触键法则是,‘手指与键盘的融合’。正是这一方式产生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柔美的、温馨的、爱抚的、伸展的、歌唱般的声音。他建议自己的学生,手指尽量贴近键盘,努力用指肚来弹,并提出最大限度地接触键盘,手必须陷入键盘。”可见,低触键弹奏不仅在解决放松、提高弹奏速度方面大有作为,而且在克服钢琴的“打击乐器”的声音缺陷,追求歌唱般美妙音色方面也大有作为。手指与键盘的紧密融合,借助手指触键部位的细微调整和发力方式的变化,可以使钢琴声音丰富多彩,和声音响色彩斑斓,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地表达作品。在现代钢琴教学理论中,大多主张首先进行单音的断奏训练。这样可以使初学者在不具备支配地控制演奏动作能力的情况下,尽早地领会到钢琴的发音原理以及肢体自然重量、放松与钢琴发音的关系,找到放松触键的和手指支撑的感觉,为学习连奏创造条件。这本来正确的和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了高抬指和重量弹奏,从而导致了音色的刻板、粗糟,引起了多余的用力和不必要的紧张。似乎练习了很久,也不喂不刻苦,可总觉得不得其法,速度也上不去。这样必然就会影响到训练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的钢琴教学必须以演奏和作品表达为目标,无论是单音断奏、重量奏法还是低触键奏法,都要因人因不同训练阶段而异,不可教条对待。——1、 钢琴初学者关于触键的误解丨高抬指练习与贴键训练是否是一对矛盾呢?
钢琴演奏的“放松”是相对的,钢琴演奏亦需要极大的力量。这不同于举重的力量,不是身体所具备的绝对力量,而是一种能将全身力量在极短的一瞬间集中在指尖一小点上的能力。因此,无论音量大小,触键快慢,其真正使力量集中的有效发力过程只是极短一瞬间。若要取得轻盈飘忽的“半触键”效果,其发力时间更加短得多。如果说断奏和重心转移为指控能力提供了基础的话,那么,低触键则是手指与键盘高度密切贴近,整个手臂高度的放松与柔顺的必经之途。但是,无论演奏的声音刚强还是柔顺,都需要有掌心的强有力支撑。富有支持力的掌心直接关系指尖第一关节动作的有效性,关系到音与音之间力量转移的状态。而且越是弹奏轻柔的声音越不能让掌心疲软。只有坚定支撑的掌心才能控制住最轻柔而又具有穿透力的声音。所以这点在低触键练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训练到较高阶段时候。另外,在抵触键练习时,要注意处理好“音点”与“音线”的关系。音点的质量由触键的速度、力量的集中、指尖的弹性所决定。每个音点都由发力点、击弦点和发声点构成,只有做到了“三点合一”,才能使声音集中、明亮、具有穿透力。先从“音点”的基点把每个音的色调捕捉住,使每个音都像一颗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珍珠,再用“音线”的概念运用内心的气息把一个个光泽晶莹的珍珠穿起来,赋予一个个音线以无限情趣。而音线的流动保证了音乐的流动,同时提供了无限的音乐活力。这样,我们的低触键弹奏会始终保持在一种省力而高效的机能状态之下,为我们的音乐表现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保障。
许多老师在初学者时强调高抬指练习方法,无疑,适度的高抬指练习是十分必要的。这种练习方法可以使手指第三关节积极运动,手指动作迅捷有力。但若片面强调高抬指而忽略低触键,就会造成音与音之间缺乏联系,音质粗糙、漏音,手指漫天却不能把力量集中到键上之类的毛病。为了克服这类弊病,就需要采取低指贴键的练习方法。手指的高级工夫不在于抬得高、飞得动、跑得快,而在于控制住每一个手指,使之仅仅从琴键表面到键底之间交替进行。通过长时间的低指贴键练习,可以掌握并强化手指第一关节的动作。这对于获得集中而圆润的优良音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提高演奏速度,大幅度提高演奏质量,充分表现音乐作品的前提条件。
演奏钢琴复调作品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练习方法;2、钢琴力度历史流变研究(上)丨这种力度层次的变化、力量的收放和强弱的增减,正是对人类生命律动的陈述,也是对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3、钢琴力度历史流变研究(下)丨近现代钢琴键盘乐器演奏方法的力度考丨如歌的弹奏方法丨手指学派与重量弹奏法丨纤巧弹奏法丨打击乐弹奏法;4、巴洛克时期钢琴艺术风格的几大特色丨节奏严谨平稳、律动周而复始;5、布朗宁谈钢琴演奏丨当今钢琴学生们的问题所在丨体型和体重与钢琴技术的关系丨不要把钢琴踏板当汽车变速器丨钢琴家应学会不用踏板演奏;6、加布里洛维奇谈钢琴演奏的触键问题丨“只有一种真正的触键方法,那就是通过学生的听觉意识。”7、演奏复调钢琴作品的八点要求丨弹好关键是掌握好其作品风格;8、要避免一切炫耀技术的演奏风格丨论莫扎特的钢琴演奏风格与要点;9、周广仁谈钢琴演奏风格问题丨音乐风格把握得错误,比弹错音还要严重丨要把风格概念引入钢琴教学,使它获得与技术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10、精炼的钢琴演奏发展史丨每个杰出钢琴家都有自己的演奏特点和方法丨丨莫扎特丨克莱门第丨贝多芬丨李斯特丨勃拉姆斯丨德彪西丨巴托克;11、 演奏时在这些支撑点上获得真正的放松,就能出现良性循环来保证手有连续跑动的力量积蓄 ;12、 儿童的听觉比灵敏,又是建立音高概念的最佳时期,他们所使用的钢琴应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维修 ;13、 音乐演奏只有溶进了内心情感,弹出来的音色才会有灵性!
尽管创作他的绝大部分键盘作品的时候早期钢琴还没有在德国出现,他创作的几乎所有键盘作品,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是用羽管键琴或击弦古钢琴演奏的。然而有趣的是,在去世后的二三十年里,由于钢琴已经把羽管键琴几乎完全取代,的键盘作品从此便只在钢琴上演奏了,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我们在演奏的作品时,是否是要奏出羽管键琴的声音,才算地道的演绎呢?
喜欢推陈出新,将作品循环演绎。常常将小提琴协奏曲改编为键盘协奏曲,再将同一创作融入到康塔塔中。所以比起演绎的形式,更看重音乐本身。罗斯林·图蕾克(20世纪著名的演奏家之一) 说过:如果在钢琴上演奏时无法体现音乐的风格,理应归责于演奏者,而非乐器本身。与使用羽管键琴相比,在钢琴上弹奏作品的难度更大,因为你需要对音色和触键作出更多的思考,而演奏的可能性是无穷的。在羽管键琴上,很难赋予两个声部音色上的区别,它的发声是始终如一的;在钢琴上则不难做到。我认为 (钢琴上的)复调演绎能使乐曲听起来更好理解,给听者带来更好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