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官网钢琴正确演奏姿势
半岛·体育官网钢琴正确演奏姿势1.琴凳:首先要学生坐在标准的钢琴凳上(最好不用其他的普通凳子来代替琴凳)。学习弹奏钢琴,这是正确姿势的前提。琴凳的高度与宽度等是非常科学的,是专为学习钢琴而设计的,坐垫柔软舒适,既轻松方便又安全可靠。凳箱中还可存放乐谱。
2.体态:学生坐上琴凳后,两脚自然落地或下垂,腰部正直,上身可略向前倾。练琴时要心情愉快,体态自然而毫不做作。全身肌肉放松,关节自然弯曲,决不能有半点紧张和僵硬。两手弹奏时下臂尽量保持与钢琴键盘平面平行。琴凳与钢琴有一定的距离(依各人手臂长短而异),学生坐在琴凳中央,以双手既能方便地在最高音区又能在最低音区键盘上自如地演奏为度(两手弹奏左右两端的琴键时以臀部不移位为准)。
4.触键:手型正确以后(弹奏时要时刻注意保持正确手型),接着就是弹琴(即触键)了。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触键的正确部位是指尖,绝对禁止用指甲(学习钢琴的人要随时注意修剪指甲)触键;大拇指则是用指头外侧前部触键。触键的动作由手指的中关节上下带动,但手指不要抬得太高,力点则在指尖上,这样触键方能获得华丽的音色效果。千万注意,手指在轮流触键时,力点的转换要自然,各关节必须自然放松与自然弯曲,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一个指关节凸起或凹下,更不能使手指僵直,要做到深触键慢练琴。一般来说,手指粗而长的学生在培养发展优美的触键方面,有较天然良好的音质;手指细而短的人,在客观上困难一些。相当多的学生,在初学钢琴时最常犯的错误是,手指的第一关节不弯曲而呈平伸状,或者手指的下关节僵直着去触键,这样久而久之就很难改正了。
钢琴演奏技术的日积月累主要表现在手指的敏捷与触键的准确及踏瓣的运用。想奏出快速、流畅、华丽的音乐,除要做到手的各部位自然、放松、关节弯曲自如外,还一定要注意大拇指与其他四指相互越过换指时动作的迅速、正确、敏捷、稳定而不留痕迹。这样声音才连贯清晰,才会产生出就好象没有换指一样的完美效果。还须注意,弹奏时头、颈、肩、肘、上下臂、手掌及五指等部位在任何时候都要处于舒适、自然、放松的状态。
人们常说:“站要有站像,坐要有坐像”,就是说无论干什么事,包括最起码的站立、坐势也要讲究正确、自然的姿态。很简单,弹钢琴也要有正确的姿势。我们要感谢钢琴乐器的发明者和制造者为钢琴演奏提供的最符合生理自然放松形态的演奏姿势;人可以以最轻松的状态坐着,以肩、臂、肘、腕白然放松的状态进行演奏。
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要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取得坐势、脚支点、于支点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以求最终服务于手在弹奏时力量运用的准确和力度色彩变化的敏锐,有利于演奏技巧的发挥和艺术表现的白如。而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则问坐势高度。坐位置与钢琴的距离,手和脚的正确放置等密切相关、只有摆好这三个重力支点的关系,才能求得适应演奏需要的正确姿势。琴凳高度至关重要出于少儿年龄不—,个头高矮各异,躯干和手臂比例不问(实际上成年人也—样),要适应—个固定高度的钢琴,只能靠坐凳的不同高度来加以调整。冈此,坐凳高度足影响弹奏姿势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匈牙利钢琴家约瑟夫·迦特告诫说:“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轻视地势高低的意义。但实际上。坐势高度对—个钢琴家在弹奏技巧方面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小提琴家如何持琴。”
由于我们是以变化的人(正在发育成长的孩子成生理长势各不相同的人)去适应不能变化的琴,因此,不可能有——个坐凳高度的统—标准,却有—个确定坐势高度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举凳的高度应以孩子坐上琴凳,双手置于琴健时,肘部与健面基本在—个平面上,自然下垂于于侧身的上臂与肘部形成略大于90度的钝角为宜。这种状态有助于手指完成各种技巧。在制作和调整琴凳时。如果过高—定要调换或锯掉,过低则应加垫硬物(不可用软垫),使坐势高度适合以上要求。不可忽视踏脚凳(脚垫)幼儿习琴时,会出现坐势高度合适而脚不着地的情况。这样孩子的身体没有稳定的支撑点,极易引起紧张为了保持平衡,有时不得不“扶持”钢琴,增加了手指的负担:推动支点的躯干的活动变得没有把握、还十分不利于力的运用,会酿成不良的弹奏姿势。
幼儿和高度不够的儿童都必须使用踏脚凳。踏脚凳高度也要讲究,尤其不可过高过高会造成重心后仰。不利于力电传送到指尖。掌握踏脚凳适宜的高度是:在孩子坐稳放脚之后,视其大腿根到膝盖处略呈坡状下斜。琴凳和踏脚凳的高度还应根据孩子发育成长的变化,腿、脚、臂长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以保持正确的坐姿,如何确定坐位同钢琴的最佳距离正确掌握琴凳的置放距离是保证弹泰姿势正确的又—关键问题。琴凳置放距离因人而异,主要根据各人的臂长来定。理论上,坐位间钢琴的最佳距离以既保证手臂上下两部分能灵活动作,又保证身体可做前后左右的自由运用为宜半岛官网入口网页版。坐得太近,身体贴近钢琴,手的活动受限制,躯干失去活动余地;坐得太远,伸直胳膊弹琴,既不自然又不方便,还耗费力气。可供家长掌握孩子坐位距离的具体要点是:让孩子坐上琴凳。双手放在键盘上、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心的立足点。当弹奏需要更大力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坐位为支点的躯干的倾向传送出身体的重力。反之,也可以灵活地撤回重力。因而,坐位必须保证身体自由倾向的灵活性。这—点需要以坐凳的深浅来掌握。家长们应注意不能让孩子像坐沙发或靠背椅那样坐在琴凳上。也就是说,坐凳不宜太深。坐得太深、首先会妨碍脚的支撑作用。躯干没有双脚的支撑。活动会失去稳定性,而变得没有把握。再则,坐得太深使身体重心全部移到座位上,弹奏易失去平衡,造成紧张。身体的自由倾向受阻会妨碍力量的传送。我们需要身体的重心前移躯干略向前倾,支撑点放在脚上、以便弹奏需要时,移动重心,将重力运送于指尖。为此,坐凳宜稍浅一些。当然,也不能坐得过浅。如果坐在凳缘边,又会使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落在双脚上,而无法调整重心,弹奏音域较宽的曲子时容易失去平衡。
弹奏的不良姿势种种——弹奏姿势中存在许多怪形象,怪动作。一且养成习惯,很难去涂。不仅外观不美,更重要的是不良姿势所得致的紧张和僵硬会危及正确演奏。孩子学琴伊始就必须注意防止和纠正。比如:弓腰驼背。大多出于坐凳过高造成。是极其不雅观的—种弹奏姿势。端肩吊臂。这是极其紧张的—种不良姿势,对力量的运用危害极大。坐登过低容易造成这种毛病。绞脚绕腿。常见不用脚垫的孩琴时,把脚绞在—起,使本来身体欠缺支点的情况。更加严重化。若遇音域较宽的悄况,身体倾斜而无支撑。会因重心不稳歪倒下去。僵硬直立。这可能出现在坐凳过深的情况中,伸直胳膊,紧张僵硬。人琴分离,运力不畅。无法灵活自如地适应弹奏要求。弹琴中,有的孩子还懒散地跷起“二郎腿”;有的过多格晃和扭动身体;有的还有咬嘴唇、伸舌头等不良习惯。所有这些弹奏中出现的不良姿势和不良动作习惯,首先必将直接影响正常的弹奏;其次,钢琴演奏是—门表演艺术、不能忽视其直现的美感。因此,从孩子入门学琴起,家长应在孩子练习中,坚持培养正确的弹奏势。
钢琴弹奏的第—线工作是由手指完成的。根据人手的生理形态和乐器制作的键盘结构形态,必然产生出适应弹奏需要的手指触键的态势。这就足我们通常所谓的“手型”。正确手型的根本概念与一般概念正确手型并没有—个绝对概念。苏联钢琴家伊贡诺夫指出“几乎任何——种于的姿势都可以说得通,只要是这种姿势合适,符合于的构造,符合音乐组成的高低起伏,更主要的是不破坏动作的统一。”客观上钢琴演奏中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手的姿势一一手型。每—首新的乐曲都会产生新的任务,对手的弹奏姿势有所影响和要求。不问的钢琴家演奏同—首乐曲时手的姿势也会是各种各样的,由此可以说没有—种绝对的正确首型模式,也没有—种—成不变的固定手型模式,对适应音乐表现需要的任何演奏手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应该说。这是关于正确手型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概念。然而,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正处在学习钢琴演奏的基础阶段,我们又非常强调培养—种正确的基本手型。这是因为,为适应钢琴键盘的排列结构和弹奏技巧,需要人的手和手指具有—种有利于弹奏动作和弹奏力的运用与传送的正确状态。这种状态要最符合人丁的天然长势和手指动作的生理机能。于是,我们把这样一种于的弹奏状态叫做基本手型。
我们不必把弹钢琴的基本手型看成时太困难的事。不良手型的形成与纠正放松的双手摆上琴键就不离十的符合基本手型形状,但正确手型并非仅指—种静止的外形,它包含了在弹奏过程中、要能够利用正确手型创造的科学合理条件来操作弹奏动作和运用力量。它还要求弹奏钢琴的正确手型内部具有必须的手的张力、手指的支撑力和手指正确的挥动动作能力等。这样,运用正确基本手型进行弹奏当然就不会像摆—个手型样子那么容易了。
不良的于型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是指甲关节(通常称第—关节)和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这个问题的主要危害足影响力的传导、不能获得正确的发音、以后会影响到手指快速跑动;二是出于弱指的软弱使它们在站立和弹奏时会产中某些手指的多余动作和多余紧张。它可能表现为某些手指相互依靠、或某些手指伸直、卷曲等。这会直接影响正常弹奏,造成弹奏的不均匀、僵直中硬和能量的浪费。纠正不良手型主要依靠加强手指的独正支撑能力来解决。用—个极普通的例子可以说明:凡站立有困难或缺陷的人、走路的姿势必定不正常,出怪相。手指也是一样,只有当肌肉能力发展到每个手指不依赖其他手指帮助而独立支撑,不牵动其他手指产生多余动作和多余紧张而独立动作时、基本手型就形成并真正得到了巩固。
指力放松,是整个放松的一部分。放松问题对没有理解掌握的人,似乎有点玄妙深奥。紧张和放松这问题反映在生活中有很多实例。人们都会合理的、并不经过很多深思熟虑,自然就处理掌握得很好。一到乐曲的演奏中就成问题。因为毕竟其主要的运动部分(手指)与在生活中的运动方式和量上有很大不同,所以容易把它理解成另一回事,还由于老师的表述、示范各不同(其中存在水平高低之分),还有学生的理解问题,就是理解了,掌握起来的过程也有快有慢,要掌握得比较完好,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臂放松一起理解。在生活中,用榔头敲击钉子,举起落下,击在钉子上后,就一定不会再将榔头继续用力,同时,我们在举落过程中,也并没有使腕臂僵硬紧张,而是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都灵活放松,只在一击的瞬间将臂力自然有控制地传递到榔头端部,爆发地击向钉子。在举落过程中,如果腕臂僵硬紧张,掌指过度紧握榔头,在击落的一瞬间,会是什么结果,地球人都知道。
钢琴的学习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项目,自学很困难,所以传统的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仍然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任何文字、声像制品的学习都无法替代老师的面授,就是在理论上懂了(何况还不一定真懂),实践起来还有个程度的把握。每个学生不同问题的发现及解决,不是固定不变的文字声像可以胜任的。所以,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示范、启发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得到文字、理论得不到的感性知识(当然老师也有理论的传授)。这是学习钢琴最主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