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花甲老人的“钢琴狂想曲”
一个花甲老人的“钢琴狂想曲”钢琴对热爱艺术的人来说,是享受、是追求、是梦想半岛bandao体育官方,但是钢琴对年届花甲的宁生录来说,它不只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符号。
宁生录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发动机专业,平时热爱写作的他在从航空企业退休后,曾担任省新闻出版局审读员和文化顾问等职务,但这些人生经历几乎和钢琴没有太多的关联。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开二手琴行的儿子需要人帮忙照顾生意,宁生录第一次有机会接触钢琴,谁知这也成为他钻研、痴迷于钢琴的契机。
在慢慢了解了钢琴的构造和相关知识之后,宁生录发现,虽然钢琴作为“器乐之王”传入中国已经超过百年,学习钢琴的人甚至制造钢琴的中国企业也已经“遍地开花”,但在钢琴文化方面的资料只有一些零星的,还没有人系统的整理研究。“在经营实践中,我感到我们许多人并不是很了解钢琴,对钢琴的功能、作用、特别是孩子学钢琴的意义与方法,知之甚少,许多人不会选钢琴,不知自己购买什么样的钢琴更好。”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宁生录更加坚定了自己研究钢琴文化的决心。经过几年时间的采访、资料搜集之后,目前宁生录已经完成了几十万字的《中国钢琴史》书稿,为了掌握更加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宁生录还准备亲自去北京星海钢琴制造厂实地采访,以期把这部分采访内容加入书稿当中。
除了“著书立说”之外,宁生录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建立西安钢琴博物馆,这个梦想也是从他第一次接触钢琴就已经开始的。“有天晚上我正在浏览网页,看到了深圳建立钢琴博物馆的消息,消息报道深圳要建成‘钢琴城’。我想,西安是文化名城,不仅要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作为,而且在现代文化方面也要有作为。”在这样一个念头的驱使下,凭着一种和冲动,宁生录当下就给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写了封信,发到了他的电子邮箱。过了几天,他担心赵季平忙,没时间看邮箱,又把信打印了一封,专程送到其办公室。之后宁生录又多次给相关政府领导写信,专门谈了关于建立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事,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在采访中宁生录介绍说,从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总体走势看,博物馆正在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文化需求为中心。基于这种发展总趋势,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也要突出文化活动这个中心。“过去,我们的博物馆突出了‘物’,总以为‘物’越多越好;而现代博物馆要突出‘人’,以人的文化活动为中心。”
在宁生录的心中,建立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并非天方夜谭——作为一个民办博物馆,其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是成立的。“民办博物馆到底有多大规模才算博物馆,这个我想谁也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只要实践证明是好的,有益的,我们大胆去做就行,至于以后会是什么样子,采取什么形式,我想,这也只能看实践了。”